TVB小说

第五十五章 内政外兵(第1页)

荀攸看着刘辩,心里吃惊不已。

他就说了‘政令一统’,怎么就到了废除三公府了?

他说的‘政令一统’,指的是宫内郎官们‘外台’把持了宫里,与尚书台,御史台对峙,造成朝廷争斗,以至于政务混乱与停滞。

谁说要废除三公府了?

三公府虽然早就因为尚书台的发展而形同虚设,可那也是三公府,岂能说废就废?

潘隐听着没有多少感觉,忽的警醒,悄悄看了眼刘辩。

董卓进京后,废除三公府,那董卓的太尉可就没了!

刘辩看着荀攸的惊色表情,笑着站起身,道:“卿家,来,这边细说。”

荀攸迅速回过神,细细思考着刘辩的话。

刘辩带着荀攸,来到不远处的茶桌,在一边跪坐好,见荀攸不动,道:“无需拘谨,朕有很多问题想与卿家请教。”

荀攸见刘辩不作假,暗自秉着一口气,抬手道:“谢陛下。”

他上前,跪坐在刘辩下首,微微躬身。

刘辩倒茶,心里组织了一下措辞,道:“朕一直在看武皇帝时的国政,结合眼下,朕认为,三公府已形同虚设,九卿的权责又被尚书台所侵占,日渐式微,偏偏又权责不清,职能混杂,不利于国政。

索性,将三公府以及九卿的权责进行重新划分,留的留,合的合,罢的罢,重新梳理朝廷顺次……”

荀攸完全没想到刘辩已经想到了这么多,心里惊讶也不由得沉思起来。

三公府,是由丞相府发展而来,目的是为了分散丞相的权力。

后来,尚书台崛起,又侵夺了三公府的权力,并且尚书台不断坐大,连九卿的权力也被制约,可以说,现在尚书台,就是大汉的丞相府,录尚书事,相当于丞相,只是人数多少而已。

尚书台,设尚书令,而后尚书六人,又分六曹,再有三十六侍郎,基本上涵盖了三公府与九卿的所有职能,三公府以及九卿的所有政务,也都在尚书台决断。

尚书台,已然是大汉中枢机构!

只是,尚书台的发展,是一种‘默认’,不合法理,因此与三公府、九卿在权职上有诸多冲突,加上朋党争斗,权臣倾轧,使得朝廷更加混乱,政务拖沓,效率低下。

荀攸想了又想,谨慎的道:“陛下,臣认为可行,只是还需从长计议,小心筹谋,非是一蹴而就。”

虽然尚书台已经是事实上的中枢,可一举一动都涉及朝臣的权力,必然会有诸多掣肘,一个不好就会胎死腹中。

刘辩点头,拿起茶杯,道:“卿家喝茶。”

荀攸连忙端起茶杯,被刘辩几句话问的,他心里开始重新思考他的腹稿了。

荀攸喝了一口,快速放下,道:“陛下,当务之急,应是革除弊政,以立君威,君威若成,诸事皆易。”

刘辩听着就道:“怎么立君威,卿家具体说说。”

荀攸直起身,神情肃容,道:“陛下,自桓帝以来,阉党横亘,媚惑君上,弊政无穷。

就比如西园,朝臣所命,皆要去西园缴纳巨额礼钱,朝臣贫困,则任命不通,贤良受阻,贪官辈出。

西园如此,上行下仿,朝廷、地方更甚,卖官鬻爵,明码标价,三公尚且可买,侯爵亦如菜价,贤直如何自处?”

刘辩心头大震,神情凝重。

这些情况,他多少也知道一些,但从荀攸的话里,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皇帝贪钱都这么明目张胆,光明正大,大汉的官员,会烂到什么程度?

最为重要的是,现在有钱有势的,都是那些名门大族,地方豪强,岂不是大汉的官位,都被他们给轻松垄断了?!

再想着地方上的‘事实诸侯’,在朝廷暗弱的情况下,即便没有董卓,历史上的大汉也撑不了太久!

本月排行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六十年代白富美

六十年代白富美

夏晓意外重生到六十年代,成为了生产队的一枚小知青。因缘得了个空间,灵泉玉水,养鸡种菜,却不敢用。现下人人面黄饥瘦,她若把自己养成白富美,不得作死。夏晓仰天长叹,这真是另人心酸的惊喜啊s已有完本书...

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

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女王威武[快穿]

女王威武[快穿]

文案拓跋元失足落水时,草包郡主把他打横抱起,眸光悲怜罢,毁你名节,娶你就是。拓跋元新婚之夜,拓跋元一觉醒来,双耳失聪,却能听到别人的心声。他发现了很多秘密,比如说爱他爱得死去活来的前...

穿书后我有四个霸姐

穿书后我有四个霸姐

盛葵穿到狗血虐文同名女炮灰身上,原主有四个霸王亲姐姐。四个姐姐一见面就干架,唯一的共同话题是如何宠爱五妹妹。盛葵刚穿来的时候,正穿着婚纱哭天抹泪地朝原书男主求婚。霸王经纪人大姐叉腰骂这个男人连我的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