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五九冶铁工坊(第1页)

五代兴唐最新章节

屯田军户是唐末五代时最没地位的军人,平时耕种劳作,战时直接被征召上战场,有些类似于宋代的厢军。

但是李岌的意图却是仿照后世生产兵团的方式,在晋北、云州和山北地方推广军事屯垦,想要恢复在中唐开元后便完全败坏的北府兵制,这在古代是一种很有效的强兵方式。

巡视过田庄之后,他又直接前往古交,与将作监的官员和铁坊的匠头们探讨起了兴建大型的冶铁高炉事宜。

炼铁高炉的容积越大,所消耗的燃料就越少,生产效率就越高,生产成本则更低,这些在后世都是一些基本常识。

土高炉并不难建造,在“全民炼钢”

时代,甚至华夏遍地都是这玩意。

这种古老的炼铁炉内部就像是个大号的花瓶,但是李岌知道高炉造得越大,生产效率则越高,所消耗的焦炭就会越少,后世的炼铁高炉容积已经做到了四、五千立方。

问题是土高炉只能造到两丈多高,如果容积再大的话,目前的结构已经无法承受炉膛内铁水的压力了。

古代高炉一直是两丈左右,并不是没人不想将它做得更大,而是受得炉体和炉壁的结构强度,害怕“炸炉”

,另一方面就是通风技术的限制。

在古代,限制高炉容积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木炭,而底部木炭的强度不够,无法承受上方堆积更多的铁矿石的压力。

这一点在使用强度大得多的焦炭作为燃料后应该可以得到解决了。

二是供氧量不足,无法支撑炉内燃料充分燃烧,这个问题需要装备由水力驱动的大型鼓风机和建更高烟筒后应该能得到部分解决。

三是炉体结构强度不够,后世的高炉主结构都是以钢材和铸铁作为主要支撑物来增强结构强度,而老式的泥制竖炉肯定无法达到这样的强度。

华夏的炼铁竖炉构造在汉代时就已经很成熟了,和后世西方早期的炼铁高炉很相似,唯一的差别似乎是少了一根又粗又高的大烟筒。

直线往复动运的风箱甚至是水排,都无法连续为高炉内新鲜的空气,这必须改进成做圆周动运的鼓风机。

鼓风机也没有多少困难的,其原理稍微一说就能明白。

在古代由于铁价高企,工匠们在制作和使用铁器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实践知识积累,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无法制造出来。

鼓风机就是一个内部装有风扇的蜗壳,问题是叶轮需要用上好的精钢进行铸造。

精钢的价格是每斤150文,相当于百十斤粟米,一般没人舍得用它来做实验。

而且由于匠人的地位低下,铁监甚至是冶铁工坊的拥有者或是管理者又基本上不懂技术,所以冶铁技术自汉代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在解决了鼓风机的问题后,高炉的问题只能是先搁置。

要想将炼铁炉做得更高更大,只有采用钢结构的支撑和外壁,这得需要几百吨的钢材。

这差不多是目前古交铁坊一年的产量,只能暂时作罢。

只能是先用老式的砖泥土炼铁高炉先凑合着生产,等以后钢铁材料凑够了再重新建一座新的大高炉。

由于是需要用水轮机来带动鼓风机进行强通风,这些高炉只能是建在水坝涵洞边上。

本月排行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鉴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嘛,比较轻松悠哉的历史文吧,因为个人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历史,经得起考证。但我会尽力查全资料来写的。第一次写这种文章,我还是希望写的有趣一些,哈哈。最后,变身慎入哈。...

狂妻来袭:九爷,稳住别慌!

狂妻来袭:九爷,稳住别慌!

遇见何以安之前的傅聿城,是临海市人人退避三舍,不敢招惹的真大佬,毕竟他从不给任何人留面子,也不看任何人的面子!但是遇到了她之后的男人,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呼吁和平,遇到事情不再喊打喊杀,而是要所有人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说清楚的和善大佬了。...

灵气复苏下的自走棋

灵气复苏下的自走棋

请抽取你的棋子恭喜抽到f级人类血棋,当前拥有数量33,是否合成合成完毕,获得e级人类血棋,羁绊效果已增强这是一个灵气复苏血脉为尊的世界加入收藏后,使用一张推荐票,可以抽取你的棋子,是...

永恒圣王

永恒圣王

天妒之才,谓之天才。天才中龙凤者,可封妖孽。灵根残缺的人族少年,得神秘女子传授一部无上妖典,踏上修行之路。自此,一代妖孽崛起于天荒,令仙魔颤抖,诸圣俯首。我愿荡尽心中不平,求个念头通达,快意恩仇!...

我在东京当火影

我在东京当火影

天照是神的怒火,月读是神的悲悯,须佐能乎是神在地上动刀兵的最强武装,而拥有这一切的我,就是神!带着写轮眼的穿越者,作为唯一的人类超凡降临到了东京。神罗天征天碍震星地爆天星无限月读,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迹。世间唯我独法,人前显圣,直到威压全国!...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年迈昏聩,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太子刘据竟然也被汉武帝怀疑,于是大肆排查巫蛊之事,刘据性命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穿越成为汉武帝亲孙子的刘进,感觉自己脖子发凉。坐不住的刘进不顾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赶紧跑去东宫找亲爹刘据商量着爹,要不咱爷俩造爷爷的反吧,不然咱全家保不住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