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010 奔袭成都(第1页)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二月,桓温的伐蜀大军开至青衣(今四川名山北)。

自去年十一月出兵,哪怕是趁敌不备,轻兵疾进,也足足走了三个月,期间攻克无数险阻,可见入蜀之艰难。

桓熙清楚此战的成败,因此并没有过多干预桓温的决策,唯恐自己瞎掺和,改变了事情的结果。

他更多时候都是旁听军议,而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然,在随父出征的三个月里,桓熙也有自己的收获,他在军事层面,接受桓温的言传身教,受益匪浅。

桓温的军事才能称不上顶尖,在同时代的名将之中,与燕国宗室大将慕容霸(慕容垂)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当然,慕容霸十三岁从军,一生未尝败绩,能够被后人誉为十六国第一战神,又岂是泛泛之辈。

至少在如今的江南,难以找到在军事才能上,能与桓温比肩之人。

对于桓熙来说,父亲便是最好的老师。

桓温对待自己的嫡长子,自然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但凡在行军布阵之时,桓熙有疑问之处,他总会耐心解答。

而桓熙表现出来的悟性,同样也让桓温欣慰不已。

成汉一方以李福、李权、昝坚三位将军领兵抵御晋军,李福、昝坚兵至合水(今四川彭山县府河与岷江交汇处)。

汉军诸将请求在岷江以南布防,以逸待劳,但昝坚极力主张主动出击,渡过岷江,向犍为(今四川彭山县东)开进,迎战晋军。

李福被昝坚说服,二人于是东出,却恰恰与晋军异道而行,三月,晋军抵达彭模(今四川彭山县东南)。

桓温在彭模召开军议,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有将佐建议桓温兵分两路,齐头并进,先锋袁乔率先站出来反对道:

“如今我军孤悬于万里之外,胜则大功可立,败则尸骨无存,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不如破釜沉舟,只带三日之粮,全军突进,以示决心,必可胜也!”

不得不说,袁乔此计可谓大胆,若是不能攻克成都,必然陷入弹尽粮绝,无以为继的险境。

就在帅帐内议论之声嗡嗡作响之际,向来三缄其口的桓熙站出来力挺袁乔:

“我军兵少,岂能分兵并进,父帅!

孩儿以为,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可留下少量将士守卫辎重,大军奇袭成都。

();()  “李势见我等兵少,必然仓促出城迎战,若能一战破之,必能攻取成都,继而逼降蜀寇!”

袁乔向桓熙投去感激的目光,从最开始的江陵军议开始,桓熙在桓温麾下将佐意见相左之际,都与他不谋而合,也让袁乔生出知己之感。

桓温见袁乔、桓熙都坚持奇袭成都,再无半分犹豫,当即力排众议,留参军孙盛、以及周抚之子周楚在彭模看守辎重,而他则率领主力,只带三日粮食,奔袭成都。

益州,成都。

“你说什么!

晋军逼近京城!

李福、昝坚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何以未闻败绩,而放晋军过境,莫非晋人都生了翅膀,能够飞过来!”

国主李势听说消息,惶恐不已,他厉声喝道。

通禀消息之人惊恐不已,只得道出实情:

“二位将军迎击晋军,却走错了道路,如今正在犍为。”

李势更是怒不可遏,西汉李广出塞迷路,那还能归咎于人生地不熟,但本土作战,李福、昝坚也能走错道路,实在让他气愤难平。

事已至此,好在三路大军还有李权一路守卫京畿重地,李势赶忙派人传讯李权,命他阻击桓温。

众人退去后,李势怒气难消,却有一名少女走进了偏殿,她年纪不大,才十四岁,生得花容月貌,有倾国之色,只见她劝慰道:

“父皇无需担忧,晋军兵少,只需李福、昝坚二位将军领兵回援,必可逢凶化吉。”

少女正是李势之女,成汉公主李媛。

见到爱女,李势心中的烦躁也平息了许多,他叹息道: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华娱从北电96开始

华娱从北电96开始

重生至96年,成为了北电96班的一名学生,开始不一样的绚丽人生...

二分之一的甜度

二分之一的甜度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你以为到达了顶峰,可是一下子摔下了山崖。醒过来唐咏诗成了一名胖纸。还是一个在婚礼上被抛弃的弃妇。胖纸又要自杀了杀猪般的叫声在医院里响起。唐咏诗左看又看,谁自杀咋没有看...

重生只想过的好一点

重生只想过的好一点

重生回到小时候,只想这辈子能和家人好好在一起,把弟弟接到身边好好教育,帮妈妈避开不幸福的感情,减轻负担,一家人可以好好过日子,如果可以的话,能够大赚一笔改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用为生活琐事烦恼忧愁,快乐潇洒过一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只想过的好一点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媳妇她成精了[八零]

媳妇她成精了[八零]

专栏下一本七零小知青求收藏支持本文文案林窈是老林家从乡下领回来的闺女。原本以为领回来就是给找份工,到时间再给找个人嫁了也就完事了。却没想到小姑娘漂亮精致得让人窒息。还好看着天真好拿捏。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