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五十章 内阁(第1页)

内阁位于宫城的东南角,自东华门而入,往北是文华殿,往南一排廊庑,便是内阁所在。

明代内阁,最早设立于太宗文皇帝时期。

太祖皇帝废宰相,罢中书省,削弱了通政司,形成了一套由皇帝直辖六部的政治体制,这样固然使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是代价就是朝廷所有的政务都压到了皇帝一个人的身上。

太祖皇帝南征北战,马上得天下,精力充沛,自然是能应付得过来。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时期,就不行了。

倒不是说,太宗皇帝的精力不如太祖皇帝,而是因为,太宗皇帝因靖难而得帝位,朝野上下虽不敢言,但终究是得位不正,需以大功业向天下人证明,他老人家才是最合适坐这个皇位的。

这就导致太宗皇帝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处理政务上,他需要分出相当大一部分的精力,用来经略边境。

内阁和司礼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朝堂惯例,将六部及各寺监等办事机构,称之为外朝,将内宦执掌的包括司礼监在内的二十四监称为内廷。

内阁恰恰是位于外朝和内廷之间,起到调和内外,总柄机要的作用。

不过那是明后期的内阁才有的权势。

太宗皇帝也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帝王,他虽然建立了内阁,但是更多的是以备咨询之用,同时,也给了翰林院的学子们一个观政参政的机会。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内阁最开始设立之初的用意之一,就是为了让翰林院的学子能够参与政事。

这也是有明一代,内阁和翰林院密不可分的关键所在。

太祖皇帝对官员十分严苛,但是对于读书人却十分优待,翰林院作为读书人的最高机构,自创立之初起,就是文臣清流养望之地,说得更直白些,就是文臣的后备军。

要知道,大明以科举取士,所有考上来的士子,无不是十年寒窗苦读之辈,心性毅力都足够,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

翰林院就是这些新科进士们用来观政的地方,但是翰林院毕竟是清流之地,执掌的权柄不外乎是修史,文翰,制诏这些东西,很难真正参与到朝政当中来。

于是太宗皇帝就设立了内阁,从翰林院当中简拔出优秀者,入直内阁,预闻机务,减轻皇帝压力的同时,也锻炼自己参与朝政的能力。

所以内阁的传统,就是阁臣自翰林而出,这也是明后期非翰林不得入阁的雏形。

();()  至先皇之时,天下承平已久,先皇虽然英明果决,但是既不是太祖皇帝那样过过苦日子的,也不是太宗皇帝那样历百战而定天下,因此性子难免趋于安逸。

于是为了减轻自己处理政务的压力,进一步抬高了内阁的地位,先皇先是将负责抄录奏疏,勘定古籍的中书科并入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又在内阁左右设制敕房和诰敕房,将翰林院录诏的权力划归内阁,同时,凡有大政,必召内阁学士商议,使内阁在朝堂当中的地位逐渐攀升。

而真正使内阁风头一时无两的,则是“三杨”

之时。

先皇死后,因今上幼弱,遗命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同时,命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五位大臣辅政。

作为最被先皇信重的三杨,也在太皇太后张氏的支持下,成为了当时朝局的整个核心。

不仅以内阁之名,行使了票拟之权,更是将内阁的制度基本固定下来。

在三杨之前,内阁成员的基本来源有两个,其一是翰林学士兼任,其二是有翰林经历的部院大臣,但是性质都是以备咨询。

所有的内阁大臣,包括翰林学士在内,都不会放弃本职,仍旧在自己的衙门当中掌事。

至三杨之时,三杨以辅政大臣之名,身负三师三公之衔,虽然仍旧兼任翰林学士,但是已经将重心放在了内阁当中。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

我想做游戏啊

我想做游戏啊

经营一家氪金游戏公司的刘致远回到了1985年。这个年代没有大家来找茬,宠物连连看,松鼠大作战,电子鸡,口袋精灵,魔法门之英雄无敌,跳舞机,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魔兽世界,cs,英雄联盟一部部经典大作,提...

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方浩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可是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这显然是一个奢望。...

重生只想过的好一点

重生只想过的好一点

重生回到小时候,只想这辈子能和家人好好在一起,把弟弟接到身边好好教育,帮妈妈避开不幸福的感情,减轻负担,一家人可以好好过日子,如果可以的话,能够大赚一笔改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用为生活琐事烦恼忧愁,快乐潇洒过一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只想过的好一点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全能小医神

全能小医神

一手医术,妙手回春。一身拳脚,盖世无双。看着坐在王振破烂自行车后座上的女神,坐在宝马里的洪志杰气的七窍生烟谁能告诉我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六十年代白富美

六十年代白富美

夏晓意外重生到六十年代,成为了生产队的一枚小知青。因缘得了个空间,灵泉玉水,养鸡种菜,却不敢用。现下人人面黄饥瘦,她若把自己养成白富美,不得作死。夏晓仰天长叹,这真是另人心酸的惊喜啊s已有完本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