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小说

第99章 教育改革2(第1页)

如今的科学研究院为何变得如此庞大而臃肿?这不止是政府的心病,也是定海各界都关注的社会问题,科学研究院被称为定海的翰林院,里边的人可不单纯的都是学术界人物,一大票的精英都是具备品级的官员甚至是议员。

研究院里面随便挑出来一个人,下放到政府机构,至少也是七品官起步。

最初的工业学院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研究机构罢了,但现在却已然展成为定海境内规模最为宏大的学府,拥有着多达两千七百名莘莘学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就在于大量的学生无法满足毕业条件,导致他们难以顺利完成学业。

那么问题来了,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学员无法毕业呢?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们的基础过于薄弱。

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凡脱俗的才能,绝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升自己。

定海教育系统自创立之始便坚守着极为严苛的通过率准则。

在这个体系中,仅有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较为宽松,只需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即可顺利毕业。

然而,一旦进入中学乃至更高学府,情况则完全不同。

这里奉行“宁缺毋滥”

的原则,绝不容忍任何浑水摸鱼者轻易获得毕业证书。

如果你天赋异禀、才华横溢,能够轻松达到既定标准并通过各项考试,那么即使你只在校学习一天便迅毕业,也毫无问题。

但若你只是平凡无奇之人,那么只有年复一年地努力攻读,直至成绩符合要求,方可取得那梦寐以求的毕业文凭。

倘若实在无法坚持而选择中途辍学,那么你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张肄业证书。

不仅如此,要想获取这张肄业证,还必须满足读完规定的最长学制时间这一条件。

换句话说,如果未能完成学业,连肄业证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科学研究院内汇聚着两千七百多名莘莘学子,但令人惊讶的是,其中竟然有过半数之人乃是留级生。

这些学生本应在往昔顺利毕业,然而由于学业成绩未达标准,只得留校继续埋头苦学。

这并非因为他们不够勤奋刻苦,实在是根基过于薄弱所致。

或许,换个学习环境对于他们来说会是更为明智之选。

此刻,李本田正思考着这些往日被他忽视之事,思绪愈深沉,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漩涡之中。

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洞察事物本质,乃是必备的基本素养。

而此时的李本田,不仅看清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严峻形势,更从中察觉到了一个令人胆寒的深层隐患。

这一切的背后,大概率是儒家文化的一次强有力反扑。

尽管如今的定海崇尚新学和实用之学,并得到官方的大力倡导以及全社会的广泛推崇,绝大多数的人都致力于脚踏实地做事而非空口白话地谈论,但这绝不意味着儒家思想已在定海衰落。

实际上,它只是相较过去不再那般辉煌夺目罢了。

需知即便是陈昊这样有胆识之人,也仅仅只是敢于推崇实学和新学而已,绝无胆量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打压传承千年、根深蒂固的儒家学说。

毕竟,儒家在定海地区依旧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此次大规模扩建各地学府,其中尤以绍兴文综大学最为引人注目。

事实上,这所高校正是由那群坚守儒家传统的人士极力倡导并促成创立的。

绍兴文综大学并不是定海财政拨款建立的公立学校,而是江南士绅出资联合大儒建立起来的一所私立学校!

儒家众人并非愚钝之辈,相反,他们个个聪明绝顶。

他们深知定海已不再奉行科举取士之制,但又无力扭转这一局势。

于是乎,他们选择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其中,并试图打造出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新型定海社会。

因为对于儒家来说,教育感化、文化融合等手段恰恰是其拿手好戏!

如今,儒家不仅将目光投向了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基层的中小学教育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许多来自江南地区的儒家大学派更是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派遣门下弟子前往定海的小学和中学,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自掏腰包解决生活问题,只为了能够参与到“支教”

活动当中。

这种自下而上、广泛渗透的影响力实在太过惊人。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快穿之渣男渣女复合记

快穿之渣男渣女复合记

1v1甜宠文商锦瑟在商华年眼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渣女,反之亦然。一场车祸,两条人命。共赴地府,却在阎王口中得知,他们有十世情缘。商锦瑟商华年你怕是没睡醒。阎王软硬兼施,苦口婆心,把俩人...

快穿之灵愿收集

快穿之灵愿收集

叶蓁与灵主交易,穿到三千世界,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灵愿来兑换物品。不过,这些身份怎么都那么惨。被挖肾,被替身,被换亲算了,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再惨也得迎上去...

养婿难训:买个相公好种田

养婿难训:买个相公好种田

林蔓穿越了,别人穿越为农家女是采药卖方子赚第一桶金,而她就不一样了,她靠的是写艳书。尖酸刻薄的奶奶小肚鸡肠的大伯一家子的极品亲戚不怕不怕,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

贞观贤王

贞观贤王

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还是老实的小王爷。女皇已入宫成了武才人。翼国公府,秦琼刚加冠长子秦怀道,开启大唐封王生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